>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方志研究

浅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年鉴记述 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的探索与思考

发布时间: 2025/2/19 10:33:53   作者:程瑞敏   来源:   浏览次数:
摘要: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阐释了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环境与民生、国内与国际等关系,是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理论探索的深化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年鉴作为一定地域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全记录“官修政书”,要如实记录各地域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实践。对生态文明建设部类的记述,年鉴编辑必须学习和掌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记录濮阳全面扛牢生态文明建设使命的生动实践。

一、年鉴应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地位

在年鉴编纂过程中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把握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达到“为党立言”的资政目的,是实现年鉴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和本质要求。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年鉴编纂之前要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站在历史和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了全面部署。201211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让“五位一体”的内涵更加丰富、全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四大建设密不可分

年鉴要用系统的观点记述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呈现濮阳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全过程。在经济建设方面,加快推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能源科技和循环经济,如濮阳氢能产业及相关园区建设。在政治建设方面,完善法律、税收政策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政策、设施等条件保障,强化各级环保队伍建设,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清单,凝聚合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文化建设方面,全社会倡导节能减排,广泛推动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如《杭州年鉴(2022)》“亚运会筹办”专题中设立“绿色亚运和‘碳中和’”条目记述较为完整系统,可做借鉴。在社会建设方面,实施精准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如濮阳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国土绿化提速行动,筑牢美丽濮阳生态根基。

(三)生态文明建设已确立宪法地位

 2018 年宪法修正案的一大鲜明特征是生态文明正式入宪,标志着生态价值已经融入我国根本大法的价值体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十年来,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现行法律达30余部,既包括生态环境领域的综合性立法,即现行的《环境保护法》,该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一般原则和基础性制度;也包括生态环境领域的单行立法,即或针对单个环境要素、或覆盖流域或者特殊区域、或调整某项环境保护基本制度的法律,这些法律规定了与所调整环境保护事项紧密相关的特有原则、制度和具体措施。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815日设为“全国生态日”,更加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大众化传播,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自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濮阳市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立法工作,制定了《濮阳市马颊河保护条例》《濮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濮阳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条例》《濮阳市散煤污染防治条例》《濮阳市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管理条例》《濮阳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濮阳市卫河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制约依法治污的突出问题,为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提供全面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年鉴应记述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年鉴是年度性、现实性很强的资料性工具书,其框架结构、记述内容要与时俱进,彰显时代特征、突出地域特色,如实记录各地域推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一)彰显时代特征

年鉴记述生态文明建设要从熟悉掌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入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具有强烈的时代烙印。其思想集中体现为“十个坚持”,即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年鉴各个部类都在记述“十个坚持”。以《濮阳年鉴(2021)》为例,《市情概览》最后一个条目为“环境保护和应急管理”。《中国共产党濮阳市委员会》部类的《全面深化改革》分目下设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条目。《濮阳市人民代表大会》部类的《人大立法监督》所有条目内容均与生态文明有关,《人大执法监督》条目下设有“执法检查《濮阳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濮阳市人民政府》部类下的《2020年市重点民生实事完成情况》第10条为“大气环境质量”,等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几乎贯穿了所有的部类,如实记录了各行业各领域为生态环境建设做出的具体实践经验。

纵观十八大至今的年鉴记述,可以从历年《濮阳年鉴》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厘清濮阳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任务。十八大初期,生态文明建设仍停留在绿化、减排、城乡环境整治方面。十八大中后期,濮阳加大了生态环境执法力度,大气污染防治成为重头戏。十九大期间,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力推进,侧重生态屏障修复、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出台多项地方性法规,强化法治保障。二十大之后的任务,结合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布局氢能产业换道领跑的濮阳发展布局,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助力濮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突出地域特色

浓郁、鲜明的地域特色是一部年鉴保持独立性、增强可读性的关键。在框架设计、专题组图、记述内容、封面设计等各个方面显示地域特点,生态文明建设同样在综合考量的范围之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在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基础上,遵循“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对濮阳而言,第八次党代会上的报告主题描绘了最近五年的奋斗主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勇担使命、创新实干,奋勇争先、更加出彩,加快推进资源枯竭城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富强濮阳、生态濮阳、创新濮阳、幸福濮阳,加快打造中部地区创新开放高地、豫鲁冀省际区域中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省前列。每一项任务都与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并且深具濮阳特色。

分析具体主题任务,可以为年鉴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编纂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两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多样性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重要指示精神(包括黄河滩区综合治理、黄河滩区迁建、沙化土地治理、沿黄地区水林田湖草沙多种自然要素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等),实施省“十大战略”之一的“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包括污染防治、节能降耗、五水综改、生态湿地、国土绿化、农田林网等),推进资源枯竭城市全面转型(包括制造业倍增行动、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四大新兴产业规模倍增计划等),加快建设生态濮阳(攻坚队伍、机制建设,重点领域空气治理,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的调整优化、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治理,智慧环保监管平台,生态文明宣传,依法监督等)。比如,《濮阳年鉴(2023)》在“专记”中记述中原油城到中原氢城的嬗变(濮阳氢能产业发展纪实),深度记录了“中原油城”向“中原氢城”转变的濮阳经验。另外,濮阳作为京津冀空气污染的传播通道的“2+26”城市之一,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是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现代化的具体实践,每年公布的官方数据,反映污染防治的轨迹和规律,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应该作为年鉴记述的重点。

三、年鉴应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走向

从建党到党的十八大之前,中国共产党从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使命出发,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把环境保护写入宪法,使环境保护上升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党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采取发动人民群众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大兴全国性爱国卫生运动等措施,注重科学技术在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节约资源和提高发展的质量中的作用,注重发展过程中的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平衡问题,先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但这种环境保护思想还没有真正上升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总体目标,并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创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20237月,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五个重大关系”: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围绕污染防治、绿色低碳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体系等6个方面,对重点任务作出了部署,切实把宏伟蓝图变成施工图,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方向、目标、途径,年鉴编辑需要用全面、辩证、系统、长远的眼光来观照濮阳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如实记录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方面取得的明显成效,更好肩负起“存史、资政、育人”历史重任,让全社会树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让年鉴真正成为当前及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

(作者单位:中共濮阳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Copyright © 2017 http://www.puyangdang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
中共濮阳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版权所有 承办:中共濮阳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地址:濮阳市人民路158号 电话:0393-4426890 备案序号:豫ICP备20230224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