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红色龙都 >> 英烈楷模

魏砾

发布时间: 2017/3/4 17:23:28   作者:蔡善武   来源:   浏览次数:
摘要: 编者按:魏砾,女,又名魏薇,魏西彦,南乐县人,1927年生,中共党员。1950年4月参加工作,同年7月考入兰州西北师范学院,1951年入伍,并被选为新中国第一批女航空员。

 

1959年,魏砾(后排右二)执行西藏平叛作战空运任务

 

编者按:魏砾,女,又名魏薇,魏西彦,南乐县人,1927年生,中共党员。1950年4月参加工作,同年7月考入兰州西北师范学院,1951年入伍,并被选为新中国第一批女航空员。曾任团领航员、团领航参谋、副中队长、师领航参谋、团领航主任等职,期阎多次立功授奖,J980年退职休养。本文选自蔡善武著《蓝天女英豪》,由南乐县政协文史委供稿。
  魏砾是中国第一批女航空员中的空中领航员,也是一名“开国女”。说起她,一、二批女航空员姐妹们无不称赞她:一是为人好;二是领航技术高。
  女同志担任空中领航,在50年代初,即魏砾耐瓣人这个行列时,还十分神秘。有人说:空中领航,是做“飞机眼睛”的工作,在茫茫云空,你要找出地面地标、地物.把飞机准确无误地引导到预定的空域,难度一定很大。开始,魏砾为此感到压力不小,老怕完不成党交给的任务。她想起:自她们第一批女航空员这个战斗集体诞生起,党中央首长和部队领导同志就寄予了很大期望,希望她们能在新中国妇女从事航空事业方面做出点成绩。当时的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同志曾经语重心长地说:“中央首长希望你们能成器。”魏砾,和其他姐妹们只有一个心眼,为了尽可能使自己早日都“成器”,她们55名姐妹间互相提醒时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不能给女航空员这个集体抹黑!”就这样,这群年轻的姑娘们互相激励、互相提醒、互相鞭策,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人生道路。岁月流逝,已使那个执着追求富有朝气的年轻的魏砾,加入了老年人的行列。可她熠熠闪光的双眼,仍然保留着年轻时的精明强干。
  “几十年过去了,可能回忆不太清楚了!”魏砾应邀向记者介绍她的空中领船员生涯时说。“记得50年代中期,每到春暖花开季节,黄河河套地区要炸掉冰坝才能保证上游已溶化的河水顺利通过河套,以避免水灾发生。有一年,我们机组奉命派往包头机场,配合轰炸机部队的同志们执行这样的任务。那时我们的任务是每天驾机把轰炸机部队的飞行员拉上,飞越冰坝上空,让他们在我们的飞机上,从空中看清楚要轰炸的冰坝位置。这事看似简单,其实对我们来说难度很大,因为在航空地图上除了黄河巨大的身躯外,根本没有冰坝以及它周围的小村庄的任何标记。为了让担任轰炸任务的同志看清楚,每次送他们看目标时,我都仔细观察,精确计算,并在空中绘制草图,积累起可靠的方向距离资料,提供给轰炸部队的同志们。就这样,那次任务,我们经过前后20多天时间,十数次空中观察,终于保证了轰炸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包头市举行的庆祝胜利完成轰炸冰坝任务的招待会上,大家频频举杯,互致祝贺,此时地方的区委书记、轰炸机部队的大队长,炮兵部队的领导都来和我碰杯,说胜利完成任务有我们机组一份功劳,也有我一份功劳,那时我实实在在感到他们过奖了。我环顾四周,偌大一个餐厅里,只有我一个是女同志,也只有我一个人担负观察地形的领航工作,我深深感到20多年我付出的辛苦是完全应该的,同时也体会到领航员肩上的任务是相当有份量的。”魏砾是位快言快语的同志,讲完上面故事,她接着又向记者介绍了空中领航员的职责,她说:“作为运输机领航员的责任,不仅仅把飞机从起飞机场领到目的地或目标上空,还要千方百汁使任务圆满完成。”
   50年代中期,魏砾所在的机组奉命执行为大兴安岭灭火人员空投物资任务,空投中发生了一件使机长哭笑不得的事。那次,飞机装上食品和板斧等灭火工具,从嫩江机场起飞,沿嫩江北上,在火区边缘寻找救火人员。从天空往地面看去,熊熊大火发怒似地喷着浓烟,吞噬着大片的原始森林,空中气流很不平稳,能见度也很差,好容易才找到了灭火人员在地面设置的标志,当机组进入目标发出空投铃声后,东西却未投下,第二次进入目标后仍未投下。这是为什么?魏砾征得机长同意后,去后舱查看原因,并要机长第三次进入目标。原来,负责空投的两位同志是第一次上飞机,不适应气流颠簸,货舱门打开后。空中风的呼啸声有些吓人,因此没能把东西投下。这时情况十分紧急,魏砾想,如不及时帮助他们空投,很可能任务完成不了。魏砾告诉他们,铃声再响时请帮助她把东西往下推,刚说完铃响了,这时机舱内再无保险带供她使用,魏砾没有犹豫。她一只手紧紧抓住机上的钢索(此钢索是供跳伞员挂开伞插销用的),一只手用力地往下推东西,终于在规定时间内投下了全部物资,完成任务胜利返航。后来机组讲评会上机长严肃地批评了她,同时也表扬了她。批评是因为没有保险带实施空投不安全,表扬是由于她的积极参与,使空投任务得以顺利完成。魏砾说,空中领航生活是变化多端的,随时都要培养自己适应紧急情况的能力。
  1966年2月14日,魏砾和机组同志正在进行夜间复杂气象条件下训练飞行,飞机由南京起飞,经南昌飞广州。那天,夜里乌云满天飞机一直在云中飞行(本人注),飞机刚过南昌不久,就接到命令要他们立即改航长沙机场降落,执行紧急空投任务。救命如救火,魏砾以最短的时间准备好飞长沙的航线,飞机降落后,才知道当天常德市某山区有7位农民食物中毒,生命垂危,急需急救药品,地方向空军求援,待药品装上飞机后他们就起飞了,并在预计到达时间内降低高度找到了以3堆火光为标志的空投点,顺利实施了空投,使其中6位农民兄弟得救了。
祖国蓝天上变幻莫测的风风雨雨,锻炼得魏砾在技术上逐渐成熟起来,从此党交给她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大。50年代底到60年代,党组织经常派魏砾和战友们执行中央首长、部队领导和外宾的专机任务。
     大约是1959年,魏砾和机组同志驾机送董必武副主席去云南、贵州视察工作。飞机从北京起飞后董副主席一刻也没休息,不是和同去的同志谈工作,就是看文件,到达昆明后,就下去视察。那次,董副主席住在原来国民党云南省主席龙云的寓所。当他工作告一段落后,云南省领导为董副主席在寓所安排了一次小型晚会,董副主席让秘书把机组叫去和他一起欣赏文娱节目。从昆明到贵阳后,机组和副主席都住在花溪。在视察结束后,贵州省领导同志也为董副主席组织了小型文娱晚会,副主席又把机组同志叫去共同观看演出,当服务员把削好的水果送到董副主席面前时,董副主席却要机组每人都吃些,并且回过头来亲自察看是否每人都拿到了水果,然后他才安心地坐下来,继续看节目。机组的同志们都很感动,大家都说副主席心中装满了国内外大事,却还想着我们普通一兵,这是何等伟大而又平易可亲的胸怀呀!还有一次,丹江口水利工程大坝合拢,魏砾和机组送李先念副总理去视察。那天工地现场车水马龙,尘土飞扬。可李副总理一商在现场儿个小时,一直到接近尾声,天将黄昏时才离去。当晚,李副总理进入用席子搭起的临时餐厅内,和建设者们共同举杯庆贺所取得的成绩,使建设者们大受鼓舞。
  西藏平叛时,魏砾和机组同志奉命接张爱萍副总长回兰州。那天,他们在西宁机场待命时,只见从一辆小车里走出一位身穿旧军棉衣的长者,尽管满身征尘,却一路谈笑风生,径直向飞机走来,原来这就是他们要接的张副总长。他一上飞机就告诉秘书,把别人送给他的人参果给机组人员每人一份,于是机组每个人都吃到了本属于副总长的人参果。到兰州后,张副总长邀机组的同志们和他一起去公园玩,副总长喜欢照相,每到一个景点,他都要亲自给机组照张相。在首长面前,魏砾和大家一样很拘束,表情未免不自然,而且不敢往前站,副总长拿着相机说:“看看!你们一个个都象沙丁鱼一样,照出来的像能好看吗?”一句话把大家都说笑了,顿时驱散了拘谨的气氛。就这样,象孩子跟着慈爱的长者一样,他们跟随副总长在公园里玩了一个多小时。为了让大家认清达赖叛国的真面目,副总长还让大家看西藏平叛展览,每样展品都揭示了达赖及少数反对分子统治的残酷、腐败和黑暗,使大家受到很深教育,进一步认识到革命军人必须旗帜鲜明地捍卫社会主义祖国。象副总长这样一位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威风凛凛的将军,在工作之余还不忘关心战士的成长,充分体现了人民军队官兵一致,亲如兄弟的无产阶级革命本色。在党的八大开会期间,魏砾和机组同志还先后执行过北京至南昌间接送捷共总书记和西班牙共产党主席伊巴露丽同志等外宾的专机任务。
     就这样.魏砾在祖国万里蓝天上,度过了17个寒暑,空中飞行约3000小时。担任过数千架次的飞行领航任务,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除此以外,她还在机关作过领航参谋工作,也曾担任过团领航主任职务,比较顺利地通过了4种气象条件下领航教员的考核,曾被评为技术能手,先后带飞过5期领航员40余人,后来都担负着执行国内外重要专机的任务,不少同志成了师、团、大队的领航主任或领导。在部队担任领航教员时,魏砾对学员的要求很严格。她认为,严格要求是使学员学到真本领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所以无论是飞行准备、空中实施、飞行后讲评,都坚持一个“严”字,差一点都不行。魏砾说过:作为教员只有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技术教给学员,学员的技术才会迅速超过教员而提高。多年来,她带过的学员绝大多数都比她自己飞得好,当然,这也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而魏砾传授给他们的技术无疑是起着奠基石的作用。
  在教学中,魏砾对学员以诚相待,以心换心,把他们看作自己的亲弟弟、亲妹妹一样。她和学员之间可说是无话不谈,做起工作来事半功倍。有一位学员,虚心好学,刻苦努力,领航技术提高较快,但他家境十分贫寒,1960年有一次,他们训练很紧张的时候.他收到家信说家乡发生了水灾.家中仅有的两问草房被山洪冲塌,父母体弱多病,弟妹还年幼,生活十分艰苦,他接信盾很痛苦。魏砾知道后。为解除他的后顾之忧,当即拿出50元钱要他寄回家去,以解燃眉之急。这位学员很受感动,安心参加了飞行训练,并以优异成绩完成了训练科目。1956年,第二批女航空员入伍了,那时正是魏砾进入夜航训练的时候,上级派她和陈志英同志去长春空军某航校带她们。魏砾听到要训练第二批女航空员非常高兴.这说明我们党和部队  首长对扶植妇女从事航空工作很重视.上级把这样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交给自己是对自己的信任,延误自己两年的飞行训练又算得了什么呢?
  魏砾是言行一致的人。在她与第二批女飞行员两年朝夕相处的日子中,处处事事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她们做的自己先做到,不管是生活、工作、学习,无一例外。宅中跳伞训练升始时,魏砾想到对初次进行空中跳伞的人来说,多少都有点恐惧心理,她就和教员一起跳,而后现身说法,以亲身体会告诉她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而且在她们跳伞时,无论一天有几个组跳,她都一直坚持在飞机上陪伴她们,并把她们一个个送到舱门口。魏砾想,只要自己这么做,能使她们增加百分之一的信心,再累也是值得的。第二批的妹妹们青一色都是高中毕业生,文化程度高,自尊心、进取心强。尽管在训练中遇到不少困难,没有一个人叫过苦,更没一个人打过退堂鼓,特别是进入外场飞机训练时,不少人不适应空中生活,飞机一起飞就不停地呕吐,但仍是个个斗志昂扬,争先恐后参加飞行训练。记得于富兰同志是吐得最利害的一个,有一次飞行完了下飞机时脸色苍白,连梯子是几格都看不清了,跌跌撞撞地下到了地面,见此情形教员想让她休息,可她无论如何都不肯,硬是按时参加飞行后讲评等一切活动,为了减轻空中呕吐,她宁可飞行前少吃饭或不吃饭去参加飞行训练,终于她以很好的成绩毕业了。第二批小妹妹们的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使魏砾很受教育,她强烈地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一定要把她们培养成合格的女航空员。经过两年时间的内、外场训练,第二批女航空员们以思想、技术双丰收而毕业了,航校党委和首长以“在领航训练中成绩显著”给魏砾记了三等功。
  魏砾在“文革”中被停飞,她被分配做财务工作。她认真学习,很快地掌握了财经业务。她干财务工作14年,被嘉奖多次,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81年,魏砾已年过半百,退休了。但当年的那股劲没有减,她想方设法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教给新同志,她隔三差五就到办公室去,看见同志们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时给予解答。有的同志遇到难题,就到她家登门求教,她都毫无保留地讲解出来。有时科里的工作忙不过来,她就上几天班,独挡一面。每当月底发放工资,她都在那点钱对账,人们都亲呢地称呼她是科里的“老财务”。魏砾除了每天干些工作和锻炼身体外,更多的时间是向新的领域进取。她自1954年起参加“北国书画社”和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吉林分校学习书法,她象小学生一样,拿着字贴,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每天总是要一丝不苟地练上几个小时。
 

 

Copyright © 2017 http://www.puyangdang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
中共濮阳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版权所有 承办:中共濮阳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地址:濮阳市人民路158号 电话:0393-4426890 备案序号:豫ICP备20230224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