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红色龙都 >> 英烈楷模

“没头没尾”的珍贵家书

发布时间: 2023/7/3 11:25:39   作者:党史信息报   来源:党史信息报   浏览次数:
摘要:

           张太雷(18981927),江苏武进人。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同年冬转入天津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法科学习。五四运动爆发后,张太雷积极投身其中,成为天津地区爱国运动的骨干之一。192010月,张太雷和邓中夏等一起加入李大钊发起成立的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从1921年春开始,张太雷先后赴苏联工作、学习,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科书记、青年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等。1924年,张太雷按党的要求回国,担任团中央总书记,出席党的四大并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同时兼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宣传部长等职。1927年八七会议后,中央派张太雷到广东工作,担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兼广东省委军委书记、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兼南方局军委委员。19271211日凌晨,广州起义打响,张太雷担任总指挥。1212日下午,张太雷在前线指挥战斗中遭敌人伏击,壮烈牺牲,年仅29岁。

  张太雷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一位重要领导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青年运动的卓越领导人、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张太雷是一个对家庭对事业一往情深的革命者,这从他的一封家书中便可看出。

  19212月,张太雷奉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之命,赴俄国伊尔库茨克,代表中共参加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工作,被选为中国科书记。临行前,由于时间紧急,张太雷来不及回家告别,只好写了一封2000多字的家信寄给妻子陆静华。细读这封家信,能让人感觉出张太雷作为一个儿子、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和大爱。

  在信中,他表明了自己个人的想法:“我想最好能自己独立生活,不要人家能操纵我的生活。所以我立志要到外国去求一点高深学问,谋自己独立的生活。”这里张太雷其实是有所隐晦的,他从事的是革命工作,在当时是不能暴露自己相关活动的,只好含糊地说是求“高深学问”。

  因为这封信是写给妻子的,因此在信中张太雷向妻子陆静华交待了很多事。比如,他建议妻子加强学习,“你可以趁这个时期中用一点功。你一定要进学堂的。所费亦不算多。你第一要选择你所最善[]长的功课,学习了可以使你独立。我想你学刺绣及图画一定是好的”,“可以多看小说如《水浒》《西游记》《红楼梦》等等。还要多看杂志与报纸。如妇女杂志、小说月报,常州局前街新群书社多有卖。”这些都充分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挚爱与关心。

  对母亲和孩子,张太雷也一再叮嘱妻子:“母亲年老亦应当吃好一点,穿好一点。你可劝劝母亲说不要过省。不然我在外如何安心呢?”“你在家安心供养母亲,教育细苹(即大女儿张西屏——笔者注)。”一个孝子与严父的形象跃然纸上。

  对于未来,张太雷充满信心地说:“我们现在离开是暂时的,是要想谋将来永远幸福,所以你我不必以为是一件可忧的事。”一个革命者对前途的必胜信念与澎湃豪情扑面而来。

  妻子陆静华没有辜负丈夫的嘱托,在她的精心照顾下,1927年就已经瘫痪在床的婆婆直到1942年才离世。

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上海南京一带沦陷。在父亲的影响下,张太雷的二女儿张西蕾和儿子张一阳也投身革命洪流。这封家书后来被张西蕾一直带在身边,为了躲避敌人的检查,她把信的首尾都剪掉得以保存下来。如今,弥足珍贵、“没头没尾”的家书原件作为革命文物被收藏于中国革命博物馆内。

Copyright © 2017 http://www.puyangdang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
中共濮阳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版权所有 承办:中共濮阳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地址:濮阳市人民路158号 电话:0393-4426890 备案序号:豫ICP备20230224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