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党的历史和理论的宣传阐释工作

发布时间: 2021/8/12 10:02:48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把这个写在史册上的“昨天”宣传好、阐释好,让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了解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弄清楚艰苦卓绝是什么、是怎么来的,从而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断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是党史和文献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用“教科书”“必修课”“营养剂”等生动形象的比喻,强调学习党的历史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最近几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江西、甘肃、北京、河南等地考察工作,每到一地,都结合当地的党史资源,反复强调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性,为全党作出了宣传阐释党的历史和理论的表率。这里,我就做好党的历史和理论的宣传阐释工作,谈三点体会。

第一,进一步增强党的历史和理论宣传阐释工作的党性。

党史研究不是一般的历史科学,其研究对象决定了它是有很强意识形态属性的历史科学,决定了宣传阐释党的历史和理论必须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就是对党绝对忠诚。这是党的历史和理论宣传阐释工作的生命线。离开了这个生命线,就会出现偏差,甚至会与党的要求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增强宣传阐释工作的党性,最重要的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论述指导工作,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宣传纪律,做到“三个不含糊”:一是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含糊;二是在正确把握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含糊;三是在对党的历史的重大判断和关于重大党史事件、重要党史人物的基本判断和重大结论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含糊。

做到“三个不含糊”,必须紧紧跟上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在理论创新上的发展,特别要注意学习、掌握、运用与党史相关的新的论述、新的评价、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同志诞辰纪念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纪念抗战胜利、长征胜利、五四运动等重大事件时发表了重要讲话,特别是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这是我们做好宣传阐释工作的基本遵循,我们一定要学习好、掌握好、运用好。

第二,进一步增强党的历史和理论宣传阐释工作的科学性。

宣传阐释党的历史和理论,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全面了解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正确解读党领导人民推动历史前进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深刻揭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党和人民继续奋斗提供更加强大的精神动力。这就要求宣传阐释工作要增强科学性,尊重历史、尊重科学、尊重规律。

宣传阐释工作要有力量、有说服力,靠的是实事求是,靠的是科学真理。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研究党史,必须是科学的,不是主观主义。”胡绳同志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逄先知、金冲及同志主编的《毛泽东传(1893—1976)》,金冲及同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党史著作,思想性、权威性、可读性至今让人仰视,让人由衷叹服。这是怎么做到的呢?胡乔木同志曾经说过:研究党史不能从会议、文件出发,而是从历史实际出发,要把握基本历史事实,理清历史脉络,用历史事实说明问题,要有新的材料、新的观点、新的态度。也就是说,党史研究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用真理教育人、说服人。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宣传阐释工作要做到春风化雨、凝心聚力,就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要坚持正确方向、把握正确导向,准确把握党的历史的发展进程、主题主线、主流本质。

如何增强科学性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这“六个不能”,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为增强宣传阐释工作的科学性指明了努力方向。我们要稳住神、静下心、坐得住,详尽地占有材料,对材料进行深入的整理、分析、比较,深刻探究历史表象背后的规律,得出让人信服的结论,写出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的党史著作。宣传阐释工作一定要杜绝假话、不说废话、少说套话,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第三,进一步增强党的历史和理论宣传阐释工作的针对性。

宣传阐释党的历史和理论,达到资政育人的效果,就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党有所需、史有所为。共产党人不管是干革命、搞建设,还是促改革、谋发展,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研究工作可以“十年磨一剑”,但宣传阐释工作则要突出时效性。没有时效性,就没有针对性。宣传阐释工作一定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党的事业大局,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的与党史相关的热点问题,弄清历史是非,澄清模糊认识,牢牢掌握话语权,巩固党的意识形态阵地,更好地服务党和人民利益。

当前,增强针对性,最重要的任务是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歪曲党的历史、丑化党的领袖、抹黑英雄模范,其目的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否定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敢于亮剑,敢于发声,敢于斗争。

进一步增强宣传阐释工作的针对性,最关键的是练好内功。历史虚无主义手法多样,比如以编造取代事实、以片面取代整体、以偶然取代规律、以戏谑消解崇高等,具有很强的欺骗性、煽动性和隐蔽性。把党的伟大历史讲述得全面、透彻和生动,对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来说,也是要付出艰苦努力的,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做到的。一要掌握锐利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是一切宣传阐释工作的思想基础,是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看家本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全面系统地学习好贯彻好,这是最根本的。二要拿出令人信服的、有理有据的、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研究成果。这是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照妖宝镜。有了这样的镜子,人民群众就可以分清哪些是历史的真实,哪些是谣言谎言流言,历史虚无主义就无所遁形。三要提高宣传阐释的感染力。毛泽东同志说:“你讲话是讲给别人听的,写文章是给别人看的,不是给你自己看嘛!”“当自己写文章的时候,不要老是想着‘我多么高明’,而要采取和读者处于完全平等地位的态度。”宣传阐释要做到立意高、说理透、文笔活。我们要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成果,让我们的宣传阐释沾泥土、接地气、受欢迎。四要认识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长期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显然,在这个过程中,敌对势力不会放弃对中国的遏制,会通过各种方式阻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通过历史虚无主义妖魔化我们党是他们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必定也会长期存在。这对我们的定力和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我们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眼睛要亮,骨头要硬,只要历史虚无主义还存在,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要做到敢战能胜。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主任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第10期)

Copyright © 2017 http://www.puyangdang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
中共濮阳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版权所有 承办:中共濮阳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地址:濮阳市人民路158号 电话:0393-4426890 备案序号:豫ICP备2023022413号-1